新航道 - 用心用情用力做教育!
咨询热线:400-011-8885
投诉电话:400-097-9266
AI客服 精准解答您的学习规划问题

如何迅速构思托福写作

2014-07-18    浏览:68     来源:新航道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011-8885
    新托福写作备考的构思主要是指规划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写提纲。写提纲是为了帮助考生确定并理清自己的思维,在写中间段的时候有话可说,保证充实具体。由于考场上时间有限,考生必须在平时练就托福写作构思的技巧,以便到考场上能迅速调动自己思维,规划文章结构。
    通常情况下,给大家推荐五段三点式文章结构。即Introduction 一段,Body三段,和Conclusion一段。一般段会用2-4句话陈述自己的观点,大约60字左右。第2到4段从三个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每段约100字。结尾段用1-3句话总结自己的观点,大约40个字。那么如何具体规划每一个段落呢?
    开头段开头段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组织,即背景法 (Background),争议法(Controversy),提问法(Question),故事法(Story)和引言法(Quotation)。以背景法为例。背景法一般会提出一种普遍的或值得关注的现象作为背景或者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地谈论紧扣论题的     社会观点作为背景。背景法开头段的结构通常如下:
    背景(1-3句)+论题+反方观点+(反方理由)+过度+(正方观点)+作者的观点+作者的理由以2007年8月11日的独立写作试题 为例:Technologymakes people's lives more complicated.题目涉及到了现今社会比较热门的话题---科技。
    这样,我们就可以以这种社会比较关注的现象作为我们托福作文的开头背景。因此这个题目的首段就可以这样开始:Technology has had tremendous impacts on every aspect of modernlife. However, people are having conflicting opinions about whether it hasmade people's lives more complicated or not. I believe technology has by andlarge made our lives more convenient。
    句话就是一句紧贴社会的背景,这样写不但很容易打开考生自己的思路,抓住作文的焦点,还能引起考官的共鸣。中间段落中间段落的文章结构通常如下:Transitional words + topic sentence + development。如果考生在平时能熟练运用这样的一个结构来展开作文,那么考场上就会凭借这份思维定势来帮助自己抓住每一分。
    中间三个段落都可以套用这种模式。Transitional words主要有以下三种,即表顺序:firstly, secondly, finally (last but not least);表并列:besides, inaddition;表对比:in contrast, in comparison。这些衔接词会让文章看起来脉络清晰,组织严密,也就做到了评分标准中的"well-organized"一条。
    主题句,顾名思义,向考官展示的是考生作文的主要意旨所以它在中间段落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通常主题句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主题句必须是陈述句。有的考生想在写作中创新,于是采用反问句或者其他看似多样化的题目,然而这种多样性带来的后果是给考官观点不明确的印象,很自然地会影响到分数。
    2.必须表明观点。如果考生把一句无关痛痒的话放在主题句的位置上,很显然无法表明自身观点。比如像"今天是晴天"这样的话没有表明观点;然而"今天是个好天气"就包含一种感情色彩在里面,给人一种立场明确的感觉。考生应该切记:没有反驳余地的就不可以作为主题句。
    3.态度必须坚决,但是不能极端。
    4.每段必须有主题句,理论上讲没有主题句是可以的,但是考场上不可以,没有主题就会浪费考官的时间去帮你总结主题,然而繁忙的考官是不会那么善良地去分析你的题目来抓取你的观点的。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归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或商用,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第三方,转载仅为信息分享,不代表新航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原始出处,并自行承担版权责任。
2.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决策依据,用户应独立判断并承担使用风险,新航道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亦不承担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
3.如涉及版权问题或内容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400-011-8885。
资料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