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道 - 用心用情用力做教育!
咨询热线:400-011-8885
投诉电话:400-097-9266
AI客服 精准解答您的学习规划问题

“博士村”创奇迹 乡村需要更多的教育

2020-08-07    浏览:120     来源:新航道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011-8885

    近日,河南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陶桥村的农村女孩陶千喜接到大学通知书后欣喜不已,她成为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村子培养出来的第238位大学生。陶桥村是一个只有231户、991人的小村庄,却先后走出了200多名大学生,其中博士13名,硕士21名,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在一些村庄,“辍学-打工-结婚生育-打工”是农家子弟的宿命。一些农家子弟既缺乏财富积累,也缺乏知识和技能等智力资本,面临着“城市融不进,乡村回不去”的困境。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失衡,让乡村在教育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不比楼房比学生”,父母千方百计供孩子们读书,学生们凭借渴望改变命运的坚韧力量,成就了稀缺的“博士村”。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过渡,大学生昔日的光环逐渐褪去。尽管如此,农村大学生滴水穿石的努力,同样会成为励志样本,依然能够给熟人社会的村民形成强大示范效应,“博士村”的教育奇迹才能被续写。


  当下一些村庄之所以对“读书有用论”缺乏价值认同,既和地方文化缺乏重视教育的传统有关,也和“寒门骄子”情结得不到满足密不可分——农民会进行成本与收益的算计与权衡,当熟人圈子中的大学生过上了好日子,他们自然会相信“读书有用论”;当身边的大学生难以过上“高人一等”的生活,习惯了功利和短视,难免造成一些农民的“上大学不如早点打工”的价值错位。


  农村大学生要在城市里立足和扎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市场有市场的规则,城市有城市的生存逻辑。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承,促进纵向社会流动,需要更多的“教育”。如此,乡村才会更有生机,城市才会更有活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归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或商用,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第三方,转载仅为信息分享,不代表新航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原始出处,并自行承担版权责任。
2.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决策依据,用户应独立判断并承担使用风险,新航道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亦不承担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
3.如涉及版权问题或内容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400-011-8885。
资料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