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考报名时,考生通常分为应届生、复读生和社会考生三种类型。其中,社会考生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非在校就读的考生群体,包括自学备考的往届生、跨省报考学生等特殊情况的考生。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类考生的定义、区别和共同点。
一、什么是应届生、复读生、社会考生:
高考应届生
高中三年学习之后正常毕业的学生我们统称为高中应届生。比如2020年入学,2023年毕业的即为2023届应届高中毕业生。
复读生
高中毕业后因个人原因未被大学录取,而选择复习再考试的学生,一般我们称为复读生或是高考往届生。复读生的身份就是往届生。
社会考生
社会考生是与在校在读考生相对的考生群体,比如:
1. 未在学校复读的往届毕业生
2. 没有普高学籍但具有职高、中职学籍的考生。
3. 考生户籍、学籍不在同一个省份,考生具有普高或者同等学力,回到户籍地参加高考的。
4. 久居或原户籍是且从未有迁出经历,在外就读,回到原户籍地参加高考的。
二、应届生、往届生、社会考生参加高考有什么不同?
概念不同
高考应届生就是第一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看有没有学籍,有学籍就是应届生,没有,就是社会考生)
高考往届生就是复读生(在学校复读为往届生,不在学校为社会考生)
社会考生是以社会青年报考
身份不同
应届考生是本年上完高中参加高考的考生
往届生就是学业修完,已毕业的学员
社会考生是在职职工、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等
报考批次
应届生可以报考提前批大学,没有限制
往届生不能享受政策性加分和保送,不能报考公安部队及军事院校等
社会考生是不能填报提前批次的学校。
三、应届生、往届生、社会考生的相同点:
1、考试时间和试卷没有区别。
2、录取一样,既不加分录取也不降分录取。
3、录取的专业没有限制。只要符合录取条件,就可被录取到相应的专业。
4、只要完成大学四年本科学业,取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是一样的。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虽然应届生、往届生和社会考生在报考资格上存在差异,但高考录取标准是公平统一的。特别是对于社会考生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现在应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类考生同样可以通过高考实现升学目标,最终获得的学历证书与其他考生具有同等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