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道 - 用心用情用力做教育!
咨询热线:400-011-8885
投诉电话:400-097-9266
AI客服 精准解答您的学习规划问题

课后总结的必要性及在雅思写作中的实操方法-雅思写作-赵云绮

2021-06-24    浏览:112     来源:新航道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011-8885

自做教学工作以来,就一直被各种前辈教导下课前对本节课内容做总结的必要性。而真正理解做总结的意义还是源于最近一位同事被投诉并更换老师一事。

 

在给那位学生上第 一节课的时候,问了下上一位老师讲过什么内容,以及她对那位老师具体有什么不满。学生大概讲了些内容,但表述不够清晰。我追问讲过动态图4种基本句型没有,学生表示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并且说上一位老师上课只顾讲,并不总结。当时我便深感震惊,一方面是惊讶于真的有人不做总结,另一方面也是感叹不做总结竟有如此严重的危害。

 

课后又仔细思考了这件事。既然那位老师只顾着讲,那应该是讲了很多内容,学生的收获感理应很足。然而因为缺乏总结,最后事与愿违。所以可能很多时候,他人对我们的不满意,并不真的由于我们没有做或做得不够好,而是没有让其意识到我们的成果。下课前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课堂内容,能给学生留下有始有终/课堂圆满结束的印象,同时再把今日成果直观地在学生面前铺展开,证明给学生看我们今天的功夫没有白费,学到了很多东西。

 

结合我个人上课的体会,做总结的意义也不单单是老师的一种自我保护,同时还是对个人能力的提升。类似于写作文,全篇讨论结束以后总要得出某种结论,不然讨论就毫无意义。一节课上完,我到底要传递给学生什么知识或理念?如果我自己都无法做出清晰的归纳,那一定是我自己也并未完全吃透本次课的内容。这对老师来说是很悲哀的事。自己都没想明白就去教学生难道不是误人子弟吗?

 

那么,做一个妥当的总结大致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课前的准备要充分。因为课堂只是冰山一角,课前与课后会共同承托起这“一角”,所以若课前都不清楚自己本节课的目的与作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一个很好的总结。这项工作最好不要独立完成,需与教学团队讨论,借助他人已有的经验以及接受来自他人角度的审视,才能确保自己的一节课确实是有意义的一节课。

 

其次,课中也要不断做小型总结。课中若完全没有停顿地一气呵成,在最后囫囵吞枣地整体归纳实为自找麻烦。每讲一小节或一小点,就要点明这个知识点/方法会在什么场合起到什么作用。可以以板书的形式记录在白板上,给自己留个“小抄”;也可以在课件里完整地列出节标题,并区分已进行的内容和还未讲到的内容。学生也能因此非常直观地产生一种往下推进的感觉。

 

最终的总结需重申要点但言简意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化繁为简。以写作课为例,一节课通常会同时涉及思路和词句等多方面的问题。最后的总结就不要把所有内容杂糅在一块,也要清晰地分条阐述。

 

审题上,归纳题干里需注意的陷阱和重点,需告诉学生大体有几种类型,每种的特征是什么,选取内容时应回避的误区。

 

构思方面,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可以推广到其他题目的思维框架,否则学生一定会觉得老师就题讲题,换一道题不仅他/她自己不会,老师可能也不会。思维框架可以按话题归纳,比如教育类可以从学生/家长/老师/其他外界因素等几个方面展开构思;也可以从逻辑上总结方法论,如导致一个既定后果的原因通常能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与个人喜好和意愿关联,而客观在于与外界的条件是否允许或逼迫此事发生等。能得出一个有泛用性且针对性也足够强的思维框架,学生才会切实地体会到老师给他/她讲这道题并不是混时间,更不是老师只会讲这道题,而是想通过一道题说明一类题的思路,学生也能独立借助同样的思路举一反三。这对提升学生的收获感非常重要。

 

词汇方面的总结比较困难,所以课上不要讲太多词汇(除非是词汇课)。安排学生课下记背相关单词更有效率,不容易让学生觉得老师在划水。

 

语法和句型上的总结特别重要。总体而言,中国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较差,也很难实现句型地灵活运用与替换。所以归纳本节课里使用的语法点和句型会让学生感到很有效,毕竟语法内容相对于词汇来说更少/更容易在多篇文章中“套路性”使用。但对语法点和句型的总结绝不能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一定要给学生明确的使用场合,比如绑定特定的论证方法:因果衔接/抽象概念具体化,或点明适用的语境:同时肯定二者/反驳前文等。

 

做总结需要老师自己很明白所讲内容/方法存在的意义和实用程度。可能一个点讲久了,发现并不好用,就可以及时修改或者更换。如果少了这个过程,且与学生的沟通也并不多,恐怕老师很难对授课内容有所精进。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归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或商用,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第三方,转载仅为信息分享,不代表新航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原始出处,并自行承担版权责任。
2.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决策依据,用户应独立判断并承担使用风险,新航道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亦不承担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
3.如涉及版权问题或内容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400-011-8885。
资料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