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道 - 用心用情用力做教育!
咨询热线:400-011-8885
投诉电话:400-097-9266
AI客服 精准解答您的学习规划问题

在雅思的写作中,如何自然得使用被动语态?

2020-08-29    浏览:49     来源:新航道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011-8885

  雅思复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参加考试或者看过考试回忆的烤鸭们都发现了雅思写作考试的一个现象:写作题库一直在循环使用,被动语态一直是英文中一个重要的语法点,那么在雅思的写作中,如何自然得使用被动语态,让语义的表达更合理,客观呢?


  我们今天来看看task 1 和task 2中有哪些可以用到被动的情况。


  - Task 1中的使用场景-


  准备过流程图的烤鸭们大部分已经了解了,在流程图中,考频比较高的就数“工艺制作”了。


  这样的图,往往展示的是一个产品的制作过程,如罐头的生产, 巧克力的制作步骤,水泥和混凝土的生产(C8T3)。


  在这些题目里,我们鼓励大家全文以被动语态为主,理由是动作的发出者不明确(动作可以是机器发出的,可以是人操作机器发出的)。


  以C12T8的流程图为例, 图中个步骤的意思是冷水下压,我们只需要表达为“cold water is pumped down”而无需表达出来是谁来做这件事的。


在雅思的写作中,如何自然得使用被动语态?


  除了上面这种情况外,在流程图中其实还有被动语态的用武之地。


  比如在下面这道关于考取美国驾照的题目中,“take an eyesight test”这个步骤,是一个想要拿驾照的人必须经过的流程,可能一些同学会写出来“all the test takers must take the eyesight test before…..”, 但远没有“test takers are required to take an eyesight test ”表达得更符合native speaker的说话习惯。


  再举个例子,交完费后,申请人要去参加笔试,但具体要参加的次数取决于考生几次能通过,这个时候主动语态就比较尴尬,而被动语态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写“ candidates are allowed to take up to three times attempts of the written exam”就表示出了三种可能性。


在雅思的写作中,如何自然得使用被动语态?


  -Task 2中的使用场景-


  来到task 2 中,被动语态可以使用到的情况就更多了,我们今天只讨论其中的一种,也就是被动语态如何让表达更客观。两个例子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  1  –


  在措施类作文中,大家在给具体的solutions 的时候可以更关注这个措施本身,而非是谁来做这件事的,比如在解决交通问题的题目中,很多同学会写出“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an 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这个句子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多少有点在“责备”government的意味,其实我们只需要告诉考官“an 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are exp··ected to be built”就好了,具体哪个主体来做,大家心照不宣。


  –  2  –


  其次,我们再来看同一个句子的主被动不同表达所带来的内涵差异。句子1 “It is hard to say whether young graduates can find jobs”, 句子2 “It is hard to say whether young graduates can be employed” 。


  一个简单的“can be employed” 可以表达出毕业生目前没有在雇佣关系中的多个可能性,也许是毕业生自己方面的原因,也许是雇主方的原因,更有可能是劳动力市场的因素。比起个句子,表达得更加客观公允。


  通过以上的几个例子,相信大家已经清楚得了解到被动语态在雅思写作中的运用是可以很广泛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被动语态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一定要结合语境以及说话习惯,灵活使用。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归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或商用,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第三方,转载仅为信息分享,不代表新航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原始出处,并自行承担版权责任。
2.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决策依据,用户应独立判断并承担使用风险,新航道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亦不承担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
3.如涉及版权问题或内容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400-011-8885。
资料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