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道 - 用心用情用力做教育!
咨询热线:400-011-8885
投诉电话:400-097-9266
AI客服 精准解答您的学习规划问题

中美关系用英语怎么说?China-U.S. Relations还是Sino-U.S. Relations?

2022-08-10    浏览:84     来源:新航道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011-8885

大家可能在看新闻的时候也经常看到表达两国关系时,在说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是,用“Sino”表示中国;最近也看到很多新闻媒体在说“中美关系”时是用“China”表示的“中国”。

所以有朋友就疑惑了:“中美关系”到底是用China-U.S. Relations还是Sino-U.S. Relations呢?别着急,咱们一个一个来解释哈~

“Sino-”的起源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关于中国“China”的来源分享,在这里再跟大家详细说一下。因为小写首字母china有瓷器的含义,于是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英文“China”是因为中国是“瓷器之国”而来。

在这里先纠正一点,其实瓷器china是得名自中国China。英文中早就有瓷器一词,porcelain,当时有中国瓷器这一说法,porcelain of China。后来为了突出这种瓷器来自中国,就简化成了china。而中国的“China”源自于梵语中的“Cina”,这个词通常被理解为“秦”的音译,具体如何学术界也有争议。

文僧苏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认为China起源于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来指中华。Cina的意思是智巧,因为古印度人羡慕商朝繁荣昌胜的文化——这点在中国古代佛教的一些论述里也有提及。

Sino则是起源于希腊语,最开始为“Ser”,表示中国人,据说是起源于中国的“丝(silk)”。《韦氏词典》中解释说“Sino”源于拉丁语中的“Sinae”和希腊语的“Sinai”,翻译过来为“中国人”,也是源于梵语,“cina”。

具体如何各有各的说法,毕竟这种史料考查总是神秘的,历史的疑问总是层出不穷。

Sino只能作为前缀使用,不能单独讲,表达的意思为“of the China”。国际上通常会使用这个词表示“中国(的)”。著 名的日本侵略战争“甲午海战”的英文为:the Sino-Japanese War,这里之“中国”就用了“Sino”来表示。

除此以外,历史上还有很多联合声明、共同条款都用了“Sino”,如:

中英联合声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中美共同防务条约: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

关于“Sino”的使用,我们现在知道它的含义以及是作为前缀使用了,很多人又有另外一个疑问了,什么时候使用呢?

绝大部分时候是政府或者机构在官方声明或者描述中使用的,比如上述举的几个例子。国内的中石化等的英文名也使用到了“sino-”的前缀。

Sinopec:中国石化

Sinograin:中储粮

Sinotrans:中国外运

Sinotruck:中国重汽

Sinochem:中国中化

Sinoliquor:中国白酒

当然有些人还是会有问题:那用“China”就不对了吗?可以用“China”,而且现在绝大部分媒体都是用的“China”。

根据谷歌的“联想查询”我们可以看到相应的关键词,而且在最近的新闻报道中,对“中美关系”的称呼也是用的“the China-US Relations”。在央视(CGTN)主人王冠接受BBC采访的视频中我们也看到,主持人王冠使用了“China-U.S.”这样的表述。

复制下方链接在浏览器里打开,观看视频,也可以看到王冠在视频里用到了这两种表述。

https://news.cgtn.com/news/2022-08-03/Nancy-Pelosi-s-Taiwan-trip-is-U-S-hypocrisy-at-its-best-1cb8JDnsmju/index.html

可以看出,其实这两种表述都可以,需要注意的是“Sino-”是前缀,不能单独用,而“China”可以单独用。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看习惯用就可以,一些特定的用法,比如上面提到的“甲午海战”,就照着它原本的译名“the Sino-Japanese War”去使用就可以了。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归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或商用,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第三方,转载仅为信息分享,不代表新航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原始出处,并自行承担版权责任。
2.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决策依据,用户应独立判断并承担使用风险,新航道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亦不承担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
3.如涉及版权问题或内容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400-011-8885。
资料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